在快消行业摸爬滚打的企业家,常会陷入这样的困惑:投入百万做产品研发,销量却始终上不去;花重金请团队设计LOGO、投放广告,用户转头就忘;跟风做爆款,却总在红海竞争里挣扎——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不是“执行不到位”,而是“缺了一套清晰的品牌战略”。
作为深耕快消领域十余年的品牌战略咨询团队,我们常被问到:“品牌战略咨询到底是做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从“定义”到“全流程”,用通俗的语言拆解这个核心命题,帮你搞懂“专业的品牌战略”如何让企业少走弯路。
一、先搞懂:品牌战略咨询,不是“做设计”,也不是“投广告”
很多人把品牌战略咨询等同于“设计VI”“写广告语”“搞营销活动”,这其实是对“战略”的误解。品牌战略咨询的本质,是帮企业找到“在用户心智中扎根的位置”,并搭建一套“让品牌持续盈利、抵御竞争”的系统方案。
简单说,它解决的是三个核心问题:
1.“用户为什么选你”:你的品牌能解决用户什么痛点?比竞品好在哪里?(比如同样做果汁,有的品牌靠“100%NFC”解决“健康焦虑”,有的靠“小包装”解决“单次饮用不浪费”);
2.“用户怎么记住你”:如何让用户产生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你?(比如提到“防脱洗发水”想到某品牌,提到“高端酸奶”想到另一品牌);
3.“你怎么长期活下去”:如何从“短期卖货”变成“长期做品牌”?如何在竞品模仿、市场变化时保持优势?
这三个问题,不是靠“创意”或“流量”能解决的——它需要基于市场调研、用户洞察、竞品分析,制定一套环环相扣的战略,再落地到产品、营销、运营的每一个环节。这就是品牌战略咨询的核心价值:帮企业“想清楚再干”,避免“盲目投入”。
二、品牌战略全流程:6个步骤,从“迷茫”到“清晰”
真正落地的品牌战略,不是“拍脑袋出方案”,而是有严谨的流程支撑。结合我们服务快消品牌(如植物蛋白饮、低糖零食、母婴护理品)的实战经验,一套完整的品牌战略流程,分为以下6个关键步骤:
步骤1:市场与用户调研——搞清楚“战场在哪,对手是谁,用户要啥”
所有战略的起点,都是“搞懂现状”。这一步不是“看竞品卖多少钱、有什么口味”,而是要挖透三个核心信息:
用户洞察:从“表面需求”挖到“隐性痛点”
竞品分析:找“空白”,不是找“不同”
行业趋势:判断“风口”,更要判断“长期价值”
步骤2:品牌定位——确定“你是谁,要卖给谁,凭什么”
调研结束后,下一步是“给品牌找位置”,也就是品牌定位。这一步要明确三个核心:
目标人群:不贪“全”,只抓“准”
核心价值:一句话说清“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差异化标签:让用户记住“你的独特性”
步骤3:品牌本能塑造——让用户“想到需求,就想到你”
这是卓朴战略的核心方法论——品牌本能。很多品牌做了定位,用户却记不住,就是因为没形成“本能认知”。比如提到“防脱”想到某品牌,提到“高端宴请”想到茅台,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联想”,就是品牌本能。
塑造品牌本能,关键是“聚焦+绑定”:
聚焦单一价值:从0到1的快消品牌,资源有限,不要贪多。比如早期的元气森林,只聚焦“零卡气泡水”,把“喝气泡水不长胖”的本能刻在用户心里,后来才扩展到其他品类。
绑定用户需求:本能要和痛点直接挂钩。比如我们帮某口腔护理品牌塑造本能时,没有说“我们的牙膏好”,而是绑定“早上起床口气重”的痛点,主打“晨起30秒清新口气”——用户早上想到“口气问题”,就会联想到这个品牌。
步骤4:品牌视觉与语言体系——让“本能”看得见、听得到
定位和本能确定后,需要通过“视觉”和“语言”传递给用户——这才是大家熟悉的LOGO、包装、广告语,但这些都要围绕“品牌本能”设计:
视觉体系:让用户“看一眼就记住”
语言体系:让用户“听一遍就懂”
步骤5:产品与渠道落地——让“战略”变成“可买到的东西”
品牌战略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落地到“产品”和“渠道”:
产品落地:让产品成为“本能的载体”
渠道落地:让目标用户“容易买到”
步骤6:营销传播与效果优化——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买”
最后一步是“让品牌被看见、被选择”,但营销传播要围绕“品牌本能”展开,避免碎片化:
传播场景:在“用户有需求的地方”发声
效果优化:用数据调整战略
三、最后:品牌战略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长期动作”
很多企业以为“做一次品牌战略咨询就够了”,但快消市场在变、用户需求在变(比如几年前用户在意“无添加”,现在更在意“成分溯源”),品牌战略也需要“动态调整”。
品牌战略的核心,从来不是“制定一个完美的方案”,而是“帮品牌找到扎根的核心,再跟着市场一起成长”。对于快消企业来说,与其在“产品、营销”上盲目试错,不如先搞懂“品牌战略”——这才是从“短期卖货”到“长期做品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