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内耗走向认知觉醒

IMG_1995.JPG


演讲人:苑希泉
卓朴KHT事业部总经理
卓朴2023年会特邀嘉宾
“精神内耗”这个词近几年比较火,很多人从衣戈猜想拍摄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开始了解到这个词。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会让人感到疲惫。通俗点说就是人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比如人生走向、价值、意义等上面没有想明白,从而产生的一种纠结、拧巴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不过精神内耗也有好的一面,久病成医,从内耗到释然就是一种成熟和成长的过程,我自己就是如此,今天我选择了3对容易产生内耗的词语,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应对心得。
工作与生活
我在工作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有人说我是一个工作狂,我一直把它当做是夸奖不过细想后发现,如果工作变为癫狂,就会过头。那是否应该给生活多分配一些精力?是否自己过于极端?另外,工作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可能是一个共识性的观念,似乎也挺合理,言下之意如果不工作就可以生活的不错,那是不是最好就别工作了?这么一想顿时悲从心来,毕竟没几个人能投胎成富二代,多数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如果都是以迫于生计、委曲求全的心态应对工作,那真是一种长久的悲剧了。
如果工作是为了生活,那生活是为了什么?
百度有个数据:39%的人认为:生活是为了享受人生的过程。也确实如此,人生就是一场结局注定的旅程,过程精彩最重要,如此看来占到人生三分之一的工作能不能精彩舒适就会直接影响人生成败,那如何有更好的工作体验呢?
1.改变环境
古人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环境对人的心境影响很大,这甚至是很多人选择公司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个人来说,改善工作环境可以从自己的工位开始,最基本的让桌面整洁有序,也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亦或是放上家人好友的照片,这都有助于我们有更好的心情来迎接工作的挑战。
另外,这种秩序感其实也是一种提升修为的方式,“格物致知,正义诚心”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中提到:“空间整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人类的精神极易受视觉左右,视野里的杂物一多,注意力不免涣散”。所以改善工作体验,先从自己的工位开始吧!
2.改变关系
这里的改变关系不是让大家去学习为人处世,人情练达,而是如何定义和工作中相关的人和事,比如说:公司是什么?老板是什么?
那公司是什么?公司是一个平台,一伙人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一个事情,然后大家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配。
作为公司的领头羊-老板来说,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想要干的事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干不了,这才需要召集一帮人来帮他分担,相比较员工,老板承担了更多的压力,而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所以老板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很多时候,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会变成从属关系或敌对关系,其实没有必要,平视即可。
只有当环境很舒服,周围的人也都是平等关系,同时工作既能学到知识还能赚到钱,这样的话,每个人才能非常享受工作。

综合一下,工作中的快乐源自于自由的内心,对他人的信任源自对自己的信任。工作不是为了生活,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与生活都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需要彼此成全。

乐观与悲观

分享这个话题前,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呢?通过下面这个小测试就可以得到答案。
当两个人同时走在沙漠里,发现手中的水只剩下半瓶的时候,乐观的人会想:“真好,还有半杯水,我一定可以走出去”,而悲观的人则会想:“完了,只剩半杯水了,我肯定走不出去了”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有答案的朋友可以分享在我们的评论区。
其实不论选择哪一个,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因为一直以来,悲观和乐观都不是非黑即白。就像每个人经常听到的一样:乐观是一种天赋,悲观是一种能力,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冲动......

悲观是人性的底色,因为它是现实的,我们无法将底色擦除,终有一天所有人都要面对死亡这个悲观的词汇,所以我们只能极力的将生活的底色通过各式各样的事物去覆盖,才能让自己暂时忘却生命的真相与残酷。但这终归不是真实的,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就此,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死亡给出的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简言之,“向死而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出生命的进取意识和内在动力。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只是经历了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而已,所有的意义都是自己编织而成,但是没有这些编织的意义,人生又会相当乏味。

在乐观与悲观这个话题上,不要过于纠结,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一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接受所有的一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不是妥协,也不是无奈,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透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热爱它”。

月亮与六便士

关于理想和现实,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无疑是最疯狂、最耐读的一部。“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句话更是广为传颂。
理想和现实该如何选择?相信大家都有跨行业或跨专业从业的经历,甚至有人现在从事的工作已经与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这算不算屈服于六便士而放弃了月亮呢?
其实,“月亮”还是“六便士”?这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选择题。这里涉及到一个认知的方法-镜与灯。
认知世界有2种方法,一种是镜式认知,通俗点说,就是有一个现成的东西照着学就可以,这和看地图一样,指示从哪里走就从哪里走。通过镜式认知,可以了解到真实的现状情况,为以后的行动提供参考。
另一种是灯式认知,从A到B会有很多路径,到底哪条路径好,其实都说不好,但在灯光照耀的范围内,可以先往前走几步,然后再往前走几步,等回头再看时,虽然身后一片黑暗,但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在镜与灯的认知方法下,《月亮与六便士》给了我们很大的提醒:人不能老盯着脚下的六便士,还要有一种看月亮的心情、兴致和能力。当然,只盯着月亮,那也是单维的,只有把“月亮和六便士”合起来,才可以构成一个矩阵的生活。

有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以上三组词都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将看似矛盾、对立的观念进行融合是一种更深刻的思考,还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诡辩?
其实《易经》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易经》最大的特点就是讲变化,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演化。
菲茨杰拉德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内耗源于思考,但人不能不停止思考,因为“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能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立刻预约您的品牌顾问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卓朴咨询承诺: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